Philips Haus 大楼是上个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的标志建筑之一。这栋位于维也纳的大楼,入口朝向南部广场,以欢迎的姿态朝向来访者。尽管毗邻的维纳贝格市的高速发展使这栋建筑变得渐渐不再瞩目,但是这栋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依然使用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它的外形和结构使其具有独特性和先锋性。每日都有成千上万的驾驶者从这里开车经过,这栋建筑雄壮的英姿总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Philips Haus 大楼直到现在依旧傲然挺立,彰显着著名维也纳建筑师 Karl Schwanzer 长远的设计理念。
Philips Haus 大楼最初是作为飞利浦品牌在奥地利的总部大楼来使用的。项目经过4年的建设,于1961年建成,并于1965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 Philips Haus 大楼显示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结构。它依靠4个细长的钢筋混凝土挂架,悬挂起建筑主体。这四个用于悬挂的柱子构成的框架在立面中十分凸显。在柱子之间以及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出去的悬挑空间,设置有跨度超过70米的混凝土预应力梁。巨大的混凝土梁每层设有两个,间距14米,通过最小化的楼板和次梁结构进行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让整体建筑呈现出一种非常奇特的状态:每层建筑空间的重心仿佛都集中于该层起悬挂作用的梁与柱子之间,这些空间的重力似乎被抬高了挂在空中,就像是一层层码在巨型货架上的物品一样。纵梁的中心跨度为39米,每侧悬臂长达16米。悬挂体系的下方是面宽为76米的三层裙楼。上下体量都通过共同的垂直交通核相互连接。
Philips Haus 大楼高约50米,是结构工程的杰作。大楼的结构工程设计是由传奇的奥地利工程师 Robert Krapfenbauer 和慕尼黑公司 Dyckerhoff & Widmann 合作完成的。20世纪60年代奥地利的第一个开放式冰场实现了结构上的“无柱”设计,大空间设计翻开了新的篇章。而今,为了延续奥地利建筑结构创新方面的传统,并向已取得的光辉成就致敬, Philips Haus 大楼进行了可持续更新,希望在新的起点迎来新的辉煌。建筑开放的形态和层次分明的布局使其具有很强的改造适应性:从阁楼到微型公寓,几乎可以转换成现代住房的任意一种形式。改造的最终成果可能类似于“垂直社区”,由提供物业服务的公寓、超市、餐厅、健身俱乐部、停车场组成,未来还可能与新的 U2 地铁线直接相连。
这栋高层建筑的9个标准层被改造成135间提供物业服务的公寓,面积从30到46平方米不等。作为未来的投资项目,这些公寓并不是直接卖给个人使用,而是按照每日或是每月进行出租,设备齐全,提供类似于酒店一般的基础服务。每间公寓都拥有极佳的景观视野,或是能够享有城市的繁华景象,或是能够向南极目远眺,欣赏到下奥利地州(奥地利东北部的州)和施内贝格镇的美丽风光。位于12层的顶层公寓甚至可以体验到真正的360°无遮蔽的壮丽景观。
该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建设是与当局密切协调进行的。自2010年以来,建筑的外立面、结构和内部交通系统就已经申报成为文化遗产。在更新项目中,铝板镶边的窗户的修复受到了特别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 Karl Schwanzer 设计的初始立面形态并没有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经过了几次更改。因此,更新项目在立面方面也并不是一味复原,而是进行了创新设计。这种顺应建筑发展变化历程的微妙的重新诠释,也是对于建筑历史的尊重。
20世纪90年代对于场地地形的修改可能会在新一轮的更新中被取消,建筑的南立面将会以其标志性的全景式窗户重新示人。因此,正如建筑师 Karl Schwanzer 最初设计的那样,整栋建筑的主体部分仿佛一个悬浮于一片略有错动和起伏的底层地平面之上,具有某种腾飞的气质。 Philips Haus 大楼将被打造成为 “ Philips 之所(PhilsPlace)”,通过新的名字,建筑的设计初衷和建设精神依稀可见。
翻译:许立瑶